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信息
社旗县2024年1-7月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时间:2024-09-20浏览量:
分享:

1-7月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县经济发展基础不断稳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7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1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位居全市第9,高出全市增速3.2个百分点。六成行业实现增长。1-7月我县24个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98.4%,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0.6%,汽车配件制造业同比增长31%,酒、饮料制造业同比增长28.3%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1-7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两增一降”。1-7月份,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5%,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3%,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2.6%,下拉全县投资4.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显著增长。1-7月份,全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3.9%,较1-6月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6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三)消费市场持续复苏。1-7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1亿元,同比增长6.0%,位居全市第9

(四)“四上”企业入库稳步推进。新增“四上”企业共56家,位居全市第4,其中:工业企业10家、商贸业企业38家、建筑业企业4家、房地产业企业1家、服务业企业3家。

二、 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 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拉动力差。截至本年7月份共新入库24家规上工业企业,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22%;1-7月实现增加值4240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4.7%,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5%

(二)基础设施投资乏力。1-7月份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1%,降幅较1-6月扩大3.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29.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投资同比下降1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33%。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乏力。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后,接触性消费逐步提振,“烟火气”迅速回升,住餐类消费加快释放,一定程度加快了消费市场的复苏,也形成了较大基数,2024年随着消费热情的逐步消退,居民外出就餐等活动减少,加之会议、婚宴订单减少,住餐业消费增长乏力。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0%,增速比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1-3月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呈逐月下滑趋势。

三、 工作建议

一是全力做好数据上报工作。当前的统计执法日趋频繁,防范统计造假越来越严格,做好指标数据上报工作必须要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作为统计部门,要加强监测分析,精准预研预判,提高数据质量,严防虚报瞒报漏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县内行业企业上报情况,重点协调大企业上报数据情况,收集完善各种凭证、发票,做到应统尽统,争取最优的结果。各乡镇街道要从执法活动中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克服畏难情绪和“怕出错”的心理,切实履行好属地责任,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面保障统计工作需要,指导督促企业做好数据上报工作,做到凭证齐全,数出有据,不漏报、不瞒报、不错报,真实反应辖区内经济运行状况。

二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建议县经济运行指挥部把“管行业必须抓运行”落到实处,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具体到行业、到企业、到项目,要围绕惠企政策落实、企业生产经营、项目要素保障、入库纳统等重点工作,精准开展提醒、预警。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实“万人助万企”活动,认真落实惠企政策,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政策,企业抢订单、开拓市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企业满意度。

三是抓项目保投资。一是抓招商。坚持“招大商、大招商,真招商、招真商”,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加速企业入驻,实地解决项目落地难工作;二是抓开工。推动“三个一批”、省市重点、城市更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紧盯项目,加快建设;三是抓进度。提早准备高质量项目凭证,做到即报即审,凭证全覆盖,突出工业类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设备购置类项目。

四是抓“四上”企业培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一手抓成长型、潜力型企业培育,着眼“个转企、小升规”,全面摸底、科学排序、精准跟进;实施“一企一策”,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精准对接、排忧解惑、增强信心,持续形成“蹲点引育法”。一手抓分类帮扶、专业指导,针对已入库的“新落地企业、现有企业、老牌企业”,入园区进企业,分类施策、细化措施,选派业务骨干,专业指导、助企纾困、全程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入库难题,争取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持续打好打足“四上”企业入库培育“提前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