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社旗县推广“内乡模式”实现农牧融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时间:2024-11-20浏览量:
分享: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为促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据《南阳市推广“内乡模式”实现农牧融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县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借鉴内乡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社旗县推广“内乡模式”实现农牧融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二、起草依据

1.《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推广“内乡模式”实现农牧融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办明电〔2024〕13号)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的通知》(农办牧〔2022〕19号)

3.《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豫农文〔2021〕348号)

三、主要内容

《社旗县推广“内乡模式”实现农牧融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步骤、奖补办法、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其行动目标是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分3个阶段压茬推广“内乡模式”。第一阶段(2024年5月—2025年4月)6个乡镇:陌陂镇、晋庄镇、饶良镇、郝寨镇、朱集镇、李店镇;第二阶段(2025年5月—2026年4月)5个乡镇:太和镇、苗店镇、桥头镇、兴隆镇、大冯营镇;第三阶段(2026年5月—2027年4月)5个乡镇(街道):下洼镇、潘河街道、赵河街道、赊店镇、唐庄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工作目标:

1.实施粪污处理设施提升行动。规模以上养殖场以设施配套为重点,一场一策,填平补齐,提标改造;鼓励引导规模以下养殖户对粪污收集、贮存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和标准化改造。

2.建设畜禽养殖粪污收储中心。以种养大户为依托,选取合适位置,设置若干个畜禽粪污收储中心(地力加油站),负责收储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畜禽养殖粪污,收储粪污经厌氧发酵或科学堆沤、达到还田标准后就近消纳,实现种养循环。

3.探索畜禽粪污消纳循环模式。以“打通资源利用堵点、实现农牧种养循环”为目标,合理选择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一是探索推行“截污建池、就近消纳”模式;二是探索推行“场户收集、中心转运、集中收储、综合利用”模式;三是探索推行“发酵腐熟、制肥还田”模式;四是探索推行“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班推进

县级成立“内乡模式”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各乡镇(街道)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组织、部署、协调、推进工作;要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明晰权责分工,要把推广“内乡模式”作为民生工程,定期研究,抓好重点任务分工、重大项目实施、重要资源配置,做好域内协调、督导推进工作。

(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支持畜牧业设施用地政策,将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存储、处理等设施用地及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施用地作为附属设施用地,鼓励养殖场(户)、种植业主建设地埋式、冬储春用式等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粪污储存设施,就地就近转化利用畜禽粪污。

(三)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县政府将该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二是拓宽投融资机制。在发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环保、能源、肥料等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运用“项目+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解决好筹资办事问题。三是严明奖惩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拿出专项资金,参照“内乡模式”,对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吸污车购置、收储中心(地力加油站)建设、粪污运输补贴、信息监管平台建设等内容制定具体的奖补措施;要采取绩效考核、以奖代补、评先评优等方式正向激励主动干,采取通报、表态、处罚、处理等惩戒措施鞭策干,充分调动各级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五、咨询渠道

联系单位:农业农村局

联系地址:社旗县红旗路中段

联系电话:0377-67982866

咨询邮箱:sqxm@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