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拓宽零工人员就近就业渠道,实现求职招聘有场所、岗位对接有服务、管理规范有秩序、安全运行有保障,社旗县大力打造便民化、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为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搭建了供需平台,实现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的人岗对接,为全县广大求职群体提供多渠道就业途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我县零工市场共发布企业招聘信息80家,提供岗位789个,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85人次,协调就业93人。开展马路零工劝导活动2次,引导55名水电工、家政工、搬家工等零工就业人员进入零工市场求职。
一、用活体制机制,构建活力零工市场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运营为措施,以便民利民为目的,推进县级零工市场“1+N”规范化建设。“1”是建立县级零工市场,综合人员活动分布、零工求职需求、企业活动便利等因素,在城区郑州路和红旗路交叉口人社服务中心设置县级零工市场,提供岗位发布、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信息查询、劳动维权咨询、岗位培训咨询、茶水休息等就业创业服务;“N”是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公共就业服务方式,进行竞争性磋商招标采购,最终社旗县众望红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中标供应商,经过十多天的试运营后,社旗县众望红零工市场于7月初正式揭牌成立。通过“1+N”工作机制多方式、多渠道投放零工市场,构建“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满足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多元化需求,支持灵活务工人员多渠道实现就业增收,促进零工市场有序规范发展。
二、坚持精准对接,构建高效零工市场
结合我县用工实际,创新零工服务模式,构建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沟通对接平台。在社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设“零工市场窗口”,精准提供就业对接帮扶,将零工服务融入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结合“就业服务专员”机制,在开发区设置“零工服务专员”,掌握用工需求,精准解决园区企业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情况。依托众望红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发零工市场专属的APP和网站,同步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岗位信息、求职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实时更新零工市场的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求职者的技能、工作经历和用工方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实现“就业服务无纸化、人岗匹配精准化、数据分析可视化、信息后台共享化”。建立用工方评价体系,劳动者对用工方的信誉和劳动保障情况进行评估,为求职者提供参考。
三、优化就业服务,构建和谐零工市场
统筹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持续拓展零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让零工人员就业有门路、服务有平台、权益有保障。一是多渠道对接促进就业,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台,为求职者和用工方提供供需信息、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指导。拓展零工招聘对接形式,在举办各类招聘会中增设零工招聘专区、在零工市场举办招聘会,与县内外企业、社区、大中专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和就业创业宣传活动,促进就业用工供需对接。二是多功能帮扶保障就业,在零工市场设置劳动维权服务专区,定期对辖区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充分利用信息跟踪、市场巡查、受理投诉举报等监管手段,规范零工市场秩序。开通劳动维权免费咨询服务,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维权和安全意识。三是多维度提升帮助就业,零工市场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求职者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针对性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帮助求职者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帮助企业开展岗前培训,促进人岗对接。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零工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并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贷款等服务,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下一步工作中,社旗县将用足用好“1+N”零工市场工作机制,在各乡镇(街道)探索创建零工驿站,进一步拓宽“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工作,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全面促进充分就业、灵活就业、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