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策咨询综合服务
医疗保障领域政策咨询服务事项
来源:时间:2022-11-15浏览量:
分享:
我县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目前,我县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有哪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为本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灵活就业人员。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什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新农合,现在叫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是在2017年初,由原来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而成。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好处?制度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政策碎片化的问题,统一了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让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保障更加公平。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有哪些?参保对象为本县行政区域内不属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其他人员。
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可以享受以下待遇:一是普通住院;二是门诊慢性病;三是门诊重特大疾病等待遇;四是生育保险待遇。
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最高能报多少?一个医保年度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报销6万元。
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病种有哪些?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共有15个病种,分别是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异体器官移植、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伴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心肌梗塞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精神分裂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丙型肝炎。
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待遇是什么?门诊慢性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门诊就医,在职职工按70%的比例报销、退休职工按75%的比例报销。
如何申请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鉴定每年两次,分别是3月10日和9月10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员,可以在鉴定时间以前向县医疗保险中心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参加鉴定,经鉴定合格后,即可享受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待遇。
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是什么?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女职工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因生育、门诊产前检查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限额给予支付,低于支付限额的,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支付。
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男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男职工配偶未就业且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可以享受一次性生育补助金。生育补助金标准为女职工生育医疗限额标准的50%。男职工配偶已经享受城乡居民医保相关待遇的,不再享受一次性生育补助金。
什么是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实施,采取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一项惠民政策。
个别群众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每年都缴了费,但是一直没用到是不是吃亏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医保就是用来防范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医保的基本原则是互助共济,健康的人帮助生病的人,大家每人都拿出一小部分钱放到一起,汇成一个大的基金池,给有需要的人用,也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前没用到医保,不代表以后都用不到,只要参加了医保,在生病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医保的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城乡居民医保每年什么时候缴费?城乡居民医保每年第四季度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首次缴费需要注意什么?首次参保人员缴费需先到医保部门办理参保登记,然后才能申报缴纳医疗保险费。
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员可以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次报销待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有什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是面向所有参保的城乡居民,城乡参保居民门诊就医购药、门诊慢性病,重特大疾病治疗或者是住院治疗等,都可以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两次报销封顶线是多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两次报销最高封顶线达到55万元。
医疗救助报销对象有哪些?医疗救助报销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主要面向特困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员、低保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困难群体。
城乡居民三次报销的特点?城乡居民这三次报销中,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是普惠制,是针对所有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则是特惠制,是针对困难群体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障。
城乡居民医保为什么要分这么多次报销?城乡居民这些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各不相同,基本医疗保险承担主体保障功能,大病保险承担减负功能,医疗救助则是承担了托底保障的功能。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城乡参保居民的就医费用负担,满足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
医疗救助政策是什么?医疗救助政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资助;二是特殊病种门诊救助;三是住院救助。
医疗救助中的参保资助是什么?参保资助: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定额资助。2022年我县对低保对象参保按照每人100元定额资助,特困供养对象给予320元资助。
医疗救助中的特殊病种门诊救助是什么?特殊病种门诊救助:对终末期肾病(采用门诊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方法治疗)、血友病(采用凝血因子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门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I型糖尿病(门诊胰岛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门诊抗结核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重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治疗等9个特殊病种实行门诊救助,救助比例为年度限额内门诊医疗费用的10%,年度最高救助5000元。
医疗救助中的住院救助是什么?住院救助: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的剩余合规医疗费用,按比例和限额给予救助。
在家里缴了医保,在外地看病能不能报销?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缴费后,可通过现场、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登记备案后,在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在家里缴了医保,在外地看病咋报销?异地转诊转院人员,按规定在本县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转院手续,并办理电子转诊后,在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缴费期结束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如何享受医保待遇?缴费期结束后,新生儿可在出生后90天内由监护人按相关规定办理参保手续,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新生儿父或母参加我市基本医保的,新生儿出生当年办理参保登记后即可享受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新生儿父母均未参加我市基本医保的,新生儿需在其户籍所在地参保缴费后方可享受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新生儿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手续的,新生儿自出生之日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
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需要多久?即时办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