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旗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18日在社旗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焦运付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社旗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四区”建设,强化保障能力,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年初人代会批准的全县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43150万元,实际完成49003万元,增长28.3%,比上年增收10815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完成33847万元,乡镇级收入完成15156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年初人代会批准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138349万元。执行中,使用中央、省市补助、超收收入、上年结余等安排支出,实际完成229626万元,增长6.8%。其中:县本级支出完成214276万元,乡镇级支出完成1535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年初人代会批准的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28270万元,执行中因受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及房地产等商服项目供地缴纳土地出让金等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实际完成62815万元;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补助,支出实际完成63818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预算35034万元,实际完成3252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2.8%;支出306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7.6%。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及与市财政结算后还会有一些变动,决算结果届时再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4年预算执行成效
1、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发挥财政政策调控优势,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筹措资金25705万元,用于产业集聚区及市政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县政府确定的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相继开竣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完善融资促进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供给,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品牌创建。投入资金510万元,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投入资金1166万元,支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完善了城市综合功能。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县公共财政预算中民生支出135800万元,占支出的59.1%,增长9.7%。教育支出52960万元,增长8%,促进了各类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88万元,增长2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280万元,增长0.5%。医疗卫生支出31317万元,增长25.7%,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63万余人,全年补助5.9万余人次,累计补助22393万元。全年共投入4584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他卫生事业发展,县本级投入较去年增长50.3%,县医院及中医院正式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安排县医院迁建资金1320万元,县医院整体搬迁完毕,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支出12946万元,保障房建设项目相继开竣工,投入资金132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保证了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
3、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农林水事务支出40550万元,增长17.5%。投入农综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080万元,“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资金2151万元。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808万元,落实良种补贴1770万元,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111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641万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950万元,充分发挥了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筹措资金441万元,通过财政补助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争取2014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个,上级补助资金2526万元,项目总数和资金总量均居全市第一。筹措资金735万元,建设了35个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筹措资金2489万元,支持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了农村公路发展。投入资金1804万元,新解决3.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投入扶贫整村推进资金1311万元,对20个村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小额信贷贴息资金251万元,实现了扶贫到户增收。以上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4、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创新。学习研究新《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推进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财政预决算公开稳步推进。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县乡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全面贯通,乡镇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有序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了县乡全覆盖,结算比例稳步提高。完善政府性债务预警指标体系,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5、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坚持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作为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负责地完成了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任务。
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真情帮助、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县各部门共同努力、抓好落实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之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财政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二是我县人均财力水平及财政自给程度较低,保重点、保民生的财力需求与财政现实保障能力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如何更好利用财税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的投融资模式需要研究和探索;四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等支出需进一步规范;五是面对新《预算法》实施后的新要求,推进财政改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改革永远在路上”。对此,我们将加强学习研究,深度思考,努力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5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是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5000万元,增长12%。其中:国税部门安排4065万元,增长12%;地税部门安排38160万元,增长12%;财政部门安排12775万元,增长12%。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省市提前通知转移支付以及结算补助,减去体制上解等支出后,全县总财力12444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止目前,因省市提前通知数较2014年向县人大报告时减少24262万元,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暂时下降了10.1%)。
支出结构情况是:工资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9500万元,占支出的39.9%;商品和服务支出及政策性列收列支14235万元,占支出的11.4%;专款和专项支出43885万元,占支出的35.2%;省提前下达有专项用途的转移支付资金支出16820万元,占支出的13.5%。支出安排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性支出、各项法定支出、强农惠民政策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等。县直部门预算抓紧按程序编制完成后,报以后召开的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000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由于受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及房地产等商服项目供地这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在收入预测中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在实际执行中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收支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社会保险基金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0246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3.8%;支出安排4024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4.9%。
三、2015年财政重点工作
2015年财政工作将继续围绕一条主线,即“六个财政”建设(透明财政、民生财政、法治财政、廉洁财政、可持续财政、服务型财政),持续推进“四化”协同创新(规范化、透明化、绩效化、科学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支持“一县一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重抓重推的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研究好支持招商引资及对外开放。加大对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农合及城乡大病救助制度等,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高标准粮田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认真落实好粮食直补等惠民补贴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三)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支持“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支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四)创新资金保障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研究、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支持城镇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等建设。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法治财政建设
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探索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全面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积极推进财政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建设阳光财政、透明财政。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主动接受县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促进财政资金合规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
各位代表,2015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知难而进,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社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