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旗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 月 日在社旗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焦运付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县财税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工作,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较好。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一般公共收入预算为55000万元,按照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的要求,将原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共计345万元转列一般公共预算,调整后一般公共收入预算应为55345万元,实际完成55363万元,同比增长13%,比上年增收636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4440万元。执行中,使用上级各项补助、上年结余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等安排支出,实际完成249976万元,同比增长8.9%。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30000万元,减去文化事业建设费等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项目后,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应为29655万元,实际完成17883万元;执行中加上上级补助,支出实际完成22397万元。基金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土地类基金收入减少。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预算40246万元,实际完成5059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25.2%;支出306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6.3%。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及与市财政结算后还会有一些变动,决算结果届时再上报县人大常委会。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情况及2015年预算执行成效
按照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预算法》,围绕中心,努力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1.强化收支管理,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一是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入组织异常困难的复杂局面,坚持强化收入形势分析,加强收入协调和督导,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超县(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支出实现新跨越。围绕加快支出进度,及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采取加强重点支出定期定向分析、建立支出执行分析例会制度、加大“双争”和现金统筹调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有效措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接近25亿元。三是争取财政资金实现新突破。2015年共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7662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124207万元,政府债券资金27100万元。
2.财政稳增长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筹措资金6976万元,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争取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涉企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投资和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三是落实涉企降税减费政策。积极贯彻“营改增”试点改革政策,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停征、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3.拓展融资渠道,支持新型城镇化。安排资金20356万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确定的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相继开工、竣工。统筹资金7280万元,支持完善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三农”投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42549万元,增长4.9%。投入农综开发土地治理资金2300万元,“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资金2840万元。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4190万元,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106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895万元。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1030万元,充分发挥了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筹措资金,通过财政补助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筹措资金755万元,实施了30 个农村“一事一议”项目;新增5个乡镇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统筹投入资金6000万元,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2626万元,新解决4.8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投入扶贫整村推进资金1145万元,对18个村实行整村推进;投入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111万元,帮助贫困农户增收。
5.坚持共享发展,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发展惠民,守牢民生底线。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147825万元,占支出的59.1 %,增长8.9 %。一是教育支出57428万元,增长8.4%。筹措资金 4740万元,用于实验学校建设;争取革命老区建设资金1710万元,支持新一高教学楼续建和老一高中改建。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503万元,增长32.7%。保障了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和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三是医疗卫生支出33959万元,增长8.4%。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62.9万余人,全年补助254万余人次,累计补助22393万元。全年共投入2575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他卫生事业发展。四是全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08万元。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和节能环保建设。筹措资金3792万元,支持实施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工程。投入资金157万元,支持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筹措资金394万元,支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六是支持加快保障房建设,财政住房保障支出5867万元,增加了政策性住房供给。筹措资金3640 万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七是投入公共安全资金9211万元,保证了社会公共安全,强化了安全生产、市场流通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监管,维护了社会和谐、有序、安全、稳定。
6.创新理财观念,推进财政改革。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编制了社保基金预算并向县人大报告,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管理。年初预算安排时按要求将文化事业建设费等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进一步完善了预算体系。二是财政预决算公开稳步推进。按照《预算法》要求,公开了县级财政预决算,并指导部门按规定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多措并举盘活县级财政存量资金11726万元,调整用于保增长、惠民生等重点项目支出。四是积极探索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7.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坚持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作为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负责地完成了3 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任务。
(三)“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取得新成就
2015年财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期间我县财政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五年来,财政工作始终注重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效能,为保障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做出了应有贡献。
――全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6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13.1亿元,年均增长2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4.6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64亿元,年均增长15.6%。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为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投入快速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民生保障机制日益健全。五年来全县民生支出达56.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4.9%,年均增长16.2%。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惠农补贴持续增加。
――财政调控作用持续发挥的五年。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转变理财观念,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和涉企资金投入方式,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注重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
――财政改革创新活力增强的五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财税改革任务,调整完善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绩效评价、国资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改革和财政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税制改革政策有效落实,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真情帮助、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县各部门共同努力、抓好落实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财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呈中低速增长态势,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我县财力规模和人均数在全市位次仍然靠后,民生保障任务艰巨,压力增大。做大并分好财政蛋糕仍是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升统筹和可持续保障能力仍是财政工作的生命线。为此,我们一定要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二、“十三五”时期全县财政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思路
“十三五”时期,我县财政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和财税改革新要求,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两河四区”建设为载体,持续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大财政理念,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着力提升财政保障综合实力;强化发展成果共享理念,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强化依法理财理念,完成财政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同步实现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
(二)“十三五” 时期财政主要目标
1.财政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主动对标,按照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实现财政实力再上新台阶。预计“十三五”时期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2.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坚持效果导向,注重统筹存量与增量相结合,由一般保障性支持向激励引导性支持转变,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资源统筹整合利用更加有效;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3.财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要求,明确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财政中期规划管理全面启动,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不断强化,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全面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更加科学透明、安全有效;财政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涵盖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4.财政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坚持服务担当,创新财政投融资理念、拓宽思路,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更加有力。探索在支持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设立项目支持资金。推广运用PPP模式成效有所提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激励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三、2016年财政预算拟安排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攻坚的关键年。做好2016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2016年财政形势
1.收入方面。2016年全县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环境没有明显向好改善,房地产库存压力大,增长新动力不足,财政增收基础脆弱,在近几年较高基数上要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与此同时,落实税制改革政策,推进“营改增”扩面和消费税改革,落实普遍性降费减费措施等,也将减少一部分财政收入。
2.支出方面。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河四区”建设,需要强大的财力保障。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预增发津补贴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刚性支出快速增长。中央、省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补助地方支出增幅下降,将对我县争取中央、省级资金产生较大影响。
(二)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综合分析研判,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8%,收入预期目标为59800万元,其中:国税4800万元,增长7.8%;地税38160万元,增长2.5%;非税收入16840万元,增长23.1%。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以及上年结余结转,减去体制上解支出后,全县总财力201675万元,全部安排支出。
支出结构情况是:工资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1700万元,占支出的25.6%;商品和服务支出及政策性列收列支17690万元,占支出的8.8%;专款和专项支出71065万元,占支出的35.4%;省提前下达有专项用途的转移支付资金支出61220万元,占支出的30.2%。支出安排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性支出、各项法定支出、强农惠民政策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等。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6655万元,全部安排支出。由于受各种项目用地及房地产市场供给等因素影响,在收入预测中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在实际执行中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728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7.5%;支出安排44463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5%。
四、2016年财政重点工作
2016年,将围绕透明财政、民生财政、廉洁财政、法治财政、可持续财政、服务型财政“六个财政”建设,持续推进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绩效化“四化”协同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一是支持推进供给侧改革。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好促进养老、健康、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电商物流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二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财政投入和激励机制,支持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点,厚植发展新优势。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工业经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支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等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四是支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大招商活动,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五是健全财政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落实产业集聚区发展财税扶持政策。
(二)支持新型城镇化。支持打造宜居宜业县城,重点支持潘河河道治理等市政项目建设。支持城市管理和服务,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拓展财政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力推广运用PPP模式。
(三)推进财政改革。一是做好财政体制改革政策研究和争取。积极跟进省市关于中央和地方、省与市县收入划分办法的研究,努力为我县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加强测算分析,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启动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增强财政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四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领域。五是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继续加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力度。六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强化风险预警,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四)坚持绿色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实施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推进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二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继续落实奖补政策和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三是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争取工作。落实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支持厚植我县生态经济优势。
(五)坚持共享发展。一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加大改善民生投入。以保障重点民生工程为重点,着力完善和落实相关领域的支出政策和保障机制。推进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发展投入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规范和相关配套政策。
(六)强化绩效管理。一是提升法治财政建设水平。加强预算法的宣传和配套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县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快财政内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二是提升财政收支管理水平。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及早形成实际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三是提高财政监管能力。依法开展落实民生政策有关的资金监督检查,跟踪财政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
各位代表,2016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忠诚担当,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社旗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