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社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时间:2016-06-30浏览量:
分享:

社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一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四区”建设为载体,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实现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国民经济运行稳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7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2.7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5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5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40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4元,同比增长1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6亿元,比年初增长11%;贷款余额达到52亿元,比年初增长15%。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市定目标。

(二)发展方式持续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坚持三次产业扩大增量与调整存量并举,帮扶解困与转型升级并重,推动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既为稳增长提供了新的支撑,又为长远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一是粮食生产保障有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3万吨,同比增长3.3%。烟叶种植面积2.5万亩,实现税收1400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18亿元,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新建高标准粮田8.6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五年荣获全市“兴水杯”。农业先导区建设稳步推进,以有机蔬菜、林果花卉为主的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湾刘水库4A级农业休闲观光景区项目已全面启动,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全县已累计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12家。全县新增流转土地3.78万亩,累计流转土地27.8万亩。

二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主导产业势头强劲。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15.5%;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16%;利税总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6.5%。七家骨干企业实现总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39.3%。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1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和项目136个,已建成投产项目10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占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3.3%。森霸光电、赊店老酒、民兴茧丝绸、宛东药业、益力康实业、贯龙机械等6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行列,森霸光电、民兴茧丝绸的上市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亮点纷呈。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县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建成了古镇博物馆、戴家大院等71个保护性景点项目,入驻企业162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5亿元。传统产业住宿、餐饮遍地开花,商业贸易欣欣向荣;新兴产业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广告宣传、职业培训、现代物流等不断涌现。我县旅游文化新形象进一步提升,被命名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和“全国武术之乡”。赊店古镇被评为“影响世界的十大文化旅游名镇”。

(三)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项目带动成效显著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放战略取得可喜成绩。全年洽谈签约各类招商项目105个,合同引资额146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年引进境内省外资金62.74亿元,同比增长23%;引进境外资金51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政策性项目争取成绩斐然。全县制作上报各类政策性项目139个,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4.5亿元。特别是在农综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楼、老年公寓、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等方面争取到一大批中央资金超千万元的项目,实现了政策性项目争取的新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县列入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4.5亿元,建设速度排名全市第三;列入南阳市重点建设项目2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5.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9.6亿元,建设速度排名全市第二。华祥光学、开元高温新材料、多肽生物科技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赊店老酒生态园、宛东药业、汇英信电子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宜业更具魅力

 一是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了产业集聚区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筑景观规划编制。完成了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古码头区域和火神庙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全县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县规划展览馆正在布展。二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建了泰山路、福兴街、育才路、华山路等部分路段,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4公里。南水北调水厂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即将竣工。三是古镇吸引力逐步增强。启动了“万里茶路中枢、信义商埠赊店”赊店人重走万里茶路民间活动组织了“美丽中国摄影万里行”首站走进赊店古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办了万里茶道与中国赊店研讨会赊店古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力大大增强。四是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以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为抓手,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13个乡镇新建改建标准化街道6.5公里,新建游园4个,新建专业市场3个。饶良镇被确定为国家建设重点镇;晋庄镇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五是交通建设顺利推进。新建农村公路30公里;完成S239线改造工程、G234线唐庄至县一高路段大修工程。下洼至大冯营战备公路正在施工。唐河复航、周南高速、社旗至南阳快速通道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五)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了县幼儿园改造搬迁、县二初中和赊店七小二期扩建工程,赊店新城社区小学主体工程已完工,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2所,教师周转宿舍200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县医院实现了整体搬迁,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所。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0人,免费举办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430人次。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节能减排、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县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经济既要增速,又要转型,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宏观经济方面,全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期,转型升级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自身发展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投资增速趋缓,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速下降,财政收入结构不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发展的机遇,新常态下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空间很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释放,城建、交通等基础条件日益改善,产业集聚区发展初具规模。我们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夯实基础支撑,着力加强民生保障,着力化解各类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测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本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68‰以内;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市定目标。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社旗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将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两河四区”(潘河、赵河、产业集聚区、商埠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农业先导区)建设为载体,倾力打造富强社旗、文化社旗、法治社旗、美丽社旗。

(一)聚力“一县一业”,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全面实施市定“五个一百”工程为重点,着力培育食品产业规模,形成以食品产业为核心,以机械和电子信息产业为快速增长极的“一大两快”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强力培育优势产业。突出食品产业培育,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促进食品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计划达到60亿元。

二是继续壮大骨干企业。对骨干企业实施重点帮扶,引导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外部资金、技术、产品和品牌合作,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2015年计划创建省级名牌、著名商标5个以上。积极引导企业上市,对6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加强扶持引导,力促企业尽早上市。

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升星晋位”。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升星晋位”目标,力争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成功晋升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强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对在建的赊店老酒生态园、宛东药业、国合风电等 22 个重点工业项目,强化服务,保障要素,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增效。

(二)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以特色商业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为载体,抢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机遇,积极引进服务业重大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膨胀规模、提升水平。

一是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2015年把古镇建设作为县城建设的重点,围绕赊店古镇特色商业区,加快推进古镇保护开发力度。完成火神庙区域房屋征收。完成原党校、原公路局家属院和中医院改造主体工程。完成厘金局扩建、姜家大院续建和永安社区改造。完成迎旭门复建工程。完成县一初中迁建任务。完成古镇博物馆、铜艺展演馆、铁艺展演馆布展并对外开放。

二是推进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建设专业的仓储物流园区,引导县内现有小、散型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形成规模效应。宛东农产品综合物流中心、汽车交易市场、建材家居市场完成征地并开工建设。

三是引导规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规模,保证政府对整个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完善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商品房预售、交易合同登记、二手房交易信息的监管,加快合法商品住房确权办证进度,引导住房开发和住房消费、投资理性发展。

(三)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打造农业经济新特色

以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载体,以粮食主产区建设和有机农业发展为重点,强力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切实搞好粮食生产。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全县新建高标准粮田8.4万亩。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政策机遇,围绕高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综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林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争取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县计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2.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5万亩。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培育烟叶、畜牧、花卉和蔬菜等特色产业。以巩固烟叶大县地位为目标,控产提质、持续发展,2015年计划种植烟叶3.5万亩,实现税收2000万元以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肉鸡、生猪、肉牛、肉兔为重点,全县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0个。持续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以S333、晋朱战备路、S239、G234“两纵两横”沿线为重点,新发展花卉苗木3万亩,使苗木花卉真正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特色产业。蔬菜生产以创建全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建设为重点,新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5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

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湾刘水库农业休闲观光景区建设。完成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并投产增效。扎实推进省级农业示范园升级改造、国家设施农业研发基地、杭白菊种植基地、供港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的精品和亮点。

(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美丽社旗新风貌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区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停车场站、四线控制规划编制。完成城控区城中村改造及城区管网专项规划修编。完成兴隆镇等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及有关专项的规划编制。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区新修华山路、长安路、建设路、育才路等部分路段。完成南水北调水厂工程建设,铺设供水管网32公里。新建日处理1.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污水管网38公里。启动现有垃圾填埋区扩建征地工作。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

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星级集镇创建为载体,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培育支撑产业,加快人口集聚,全面提升集镇建管水平。

四是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县乡公路30公里,通村公路100公里。完成20公里农村中小学断头路建设。完成县一级客运站建设。完成下洼至大冯营战备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社旗至南阳快速通道项目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唐河复航、周南高速、方枣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

(五)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投资拉动新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扩大对外开放。2015年计划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围绕“一县一业”发展思路,突出招引品牌产品企业、老字号以及食品产业链配套项目,不断壮大食品产业规模,提升食品产业发展质量。

二是加大政策性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市政设施、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及生态建设等领域,积极策划、筛选、论证一批大项目,提高项目争取的针对性和成功率。2015年谋划政策性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20亿元以上,并纳入上级规划储备库。计划争取千万元以上政策性项目20个,实现政策性项目资金争取新突破。对资金已到位的项目,要加快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老年公寓、职专实训楼、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楼、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同时,抢抓国家、省、市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机遇,谋划“十三五”重大项目并纳入省“十三五”项目储备库。

(六)坚持开源节流,发挥财政金融新实效

     一是积极做好财政工作。坚持以财源建设为主线,提高财政保障能力。2015年计划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5亿元。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财政奖励、科技三项费用等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支持工业、农业、文化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双争”工作,主动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和政策“帽子”。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服务全县经济的引导,积极引进金融机构,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2015年计划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6亿元,新增1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0.8亿元,新增8.8亿元。

(七)注重生态保护建设,构建生态发展新环境

以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和城区内河清洁工程为载体,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县城规划区内河道垃圾治理,完成治理长度3公里以上。搞好集镇和示范村建设及公路沿线综合整治。启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县重点打造30个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0个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工作,计划新创建生态村65个。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争取和谐社会新成果

 强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赊店六小二期扩建、赊店新城社区小学、县一初中搬迁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40所。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县中医院病房科教楼、县妇幼保健院业务楼建设。完成晋庄、大冯营、李店、城郊、饶良、田庄6个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和30个村卫生室建设。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争创计划生育工作“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扩大无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计划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00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缓解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群体增收能力。

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及用药安全。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和黑恶势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附:社旗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