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AB-xjdwzfb--gfxwj-2016-016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6-06-3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社政〔2015〕2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工作 |
社旗县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种植类项目的实施方案
社政〔2015〕2号
社旗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
种植类项目的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县油料生产稳定发展,提高油料生产水平,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促进我县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社旗县食用植物油作物种植业发展现状与潜力
(一)自然资源条件状况
社旗县位于南阳盆地东缘,自西向东依次为湖积平原,缓垅岗、浅山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与粗骨土,全县耕地面积126.9万亩,总人口73万,农业人口64万,社旗县属长江流域,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与北暖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均气温14.60C,年平均日照时数1946.3小时,无霜期226天,平均降水量809亳米,年内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6—8月,土壤酸碱度中度偏下,是食用植物油作物的适生区。
(二)食用植物油生产现状
1、全县食用植物油作物生产情况
据县统计局资料查明,2012年全县食用植物油作物种植面积40.3635万亩,总产9619.4万公斤,其中花生14.1885万亩,总产6035.5万公斤;大豆12.1935万亩,总产2055.6万公斤;芝麻9.4万亩,总产844万公斤;油菜4.581万亩,总产657.3万公斤,四种油料作物生产标准成品油脂4048万公斤。花生主产乡镇有下洼、陌陂、郝寨、朱集、太和、兴隆、李店、唐庄等,芝麻主产乡镇有饶良、陌陂、苗店、郝寨等,油菜主产乡镇有朱集、兴隆、饶良等。
2、立项条件
据县统计局2010-2012年三年统计资料查明,全县三年平均仅花生、大豆、油菜、芝麻四种油料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为39.0945万亩,年均油料总产量达9089.2万公斤,折成品油脂3817.4万公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通过油料倍增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油料产品俏销,种植效益大幅增高等市场因素,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积极性,以花生为主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迅猛,这将为全县农民发家致富和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食用植物油产品加工与产业化
为将我县食用植物油作物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载体,在全县原有食用植物油中小型加工企业50多家的基础上,2007年在县工业园区新建成了“南阳社旗芦花油业公司”,年加工能力在4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形成了18个较大食用植物油料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万吨以上。
(三)我县食用植物油生产优势及增产潜力
- 社旗县食用植物油生产的优势
一是具有传统种植优势,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适宜花生生长发育和高产栽培。二是广大农民种植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市场看好,效益明显,种植积极性高,已成为部分乡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食用植物油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进了食用植物油产业化进程。四是交通条件不断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村村通工程的完善,对推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五是通讯便利,网络体系健全,有利于信息收集、发布和网上销售。
- 社旗县食用植物油生产的增产潜力
我县食用植物油生产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一是中低产田经科技投入改造后可大幅度提高单产。全县食用植物油作物中、低产田约占50%,经科技投入改造后中产田单产可提高50%,低产田可望成倍增产。二是科技的增产潜力对提高单产具有较大的空间。三是加工增值的潜力。目前大量的油料产品还是以“原”字号外销,随着深加工业的壮大,原料就地转化增值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四是科技服务的潜力,全县现有农技人员58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28人,充分挖掘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对提高全县油料作物种植水平及增产增效具有重要作用。五是政策的潜力。目前国家对油料生产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对拉动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积极性将发挥着重大作用。
(四)油料增产限制因素
一是花生高产优质新品种较少,如远杂9102、宛花2号、豫花22、远杂9307等,种植面积比例仍然较小,良种优势发挥有限,且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二是目前农技推广机制不健全,乡村级技术服务断层,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覆盖较低。三是基础设施仍很滞后,特别是东部岗丘区有效灌溉面积相对较少,“靠天收”面积较大。四是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家务农多为老弱人员,生产中多项关键增产管理措施很难全面落实。
二、建设地点及预期目标
(一)项目区食用植物油作物生产情况
项目建设安排一是在油料种植面积相对集中,且具有传统种植优势的乡镇。二是具有较强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及全县14个乡镇,有下洼镇、饶良镇、朱集镇、苗店镇、郝寨镇、陌陂乡、唐庄乡、太和镇、兴隆镇、城郊乡、李店镇、晋庄镇、大冯营、桥头镇和县农业三化先导区、县农场,总耕地约12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约42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18万亩左右,总产约6500万公斤。
(二)项目建设地点
1、花生千亩示范方3个,面积3900亩。分别落实在县农业三化先导区千亩方1550亩;兴隆镇千亩方1350亩(含吕楼楼性中种植专业合作社、社旗县希平家庭农场、吕楼村运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吕楼村农丰粮食种植合作社等);郝寨镇千亩方面积1000亩(含胡里村、胡庄村年年丰家庭农场、王十里村新龙家庭农场、马家移民村建党家庭农场、徐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郝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徐庄村黄磊家庭农场)。
2、花生百亩高产示范方92个,面积11600亩。分别落实在:
下洼镇4个方800亩。有下洼村、范庄村示范方400亩,兰庄村宛花花生专业合作社140亩,高庄村宋宝恒家庭农场、民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120亩,闫庄村新中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40亩。
陌陂乡7个方810亩。有昌宏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200亩, 张楼村丰强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50亩,张楼村辛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100亩,张楼村丰实家庭农场和张楼村金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后洼村双源鑫家庭农场示范方160亩(含高淼家庭农场、景丰专业合作社、辛庄村硕果园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贾寨村润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
郝寨镇6个方650亩。有:社旗县福源家庭农场150亩,石桥村陈豪家庭农场和郝寨村郝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张桥村懿鑫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白庄村农机合作社示范方100亩,胡里村鑫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胡里村李保亭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
朱集镇9个方1090亩。有王卯村示范方180亩(含袁老庄、西古城、王新庄);许庄村兴山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泥河赵村仝岗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王老庄田庄示范方100亩,岽子营示范方160亩,丁桥、薛岗示范方100亩,小梁庄、瓦房院示范方100亩;社旗县金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苟庄村进源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黄玲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50亩。
饶良镇7个示范方1010亩。有谭北、黑刘庄示范方150亩,饶良、张庄、岽子营示范方110亩,陈庄、黄桥、程洼、孟庄、窦庄示范方210亩,曹庄、邱庄、安庄、刘岗示范方160亩,核桃树、二户岗示范方120亩,社旗县大自然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张运中专业合作社100亩,黑刘庄村李王庄李岭示范方50亩。
苗店镇5个方760亩。有:石塔寺村运芝家庭农场示范方200亩,石塔寺村新锐家庭农场示范方160亩,老魏庄村从彬家庭农场示范方200亩,淅丹村俊霞家庭农场示范有100亩,石塔寺村宏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
唐庄乡4个方560亩。有冀岗村示范方230亩(含盛康家庭农场、三联家庭农场、诚丰专业合作社),肖庄村段寨零升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30亩,沙河村沙河蔬菜合作社100亩,郭楼村董庄佳泽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
太和镇12个方1470亩。有:后赵村永泰种植合作社示范方240亩,社旗县耕耘家庭农场示范方180亩,移民村相沛种植合作社示范方140亩,后赵村兴泰家庭农场示范方80亩,马埂粮食种植合作社示范方100亩,闫店岗村春旺种植合作社示范方100亩,刘集村周金玺示范方100亩,范楼村海敬种植合作社示范方130亩,刘集村韩明安示范方100亩,刘集村陈继生示范方100亩,社旗世豪家庭农场100亩,刘集村金地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
城郊乡6个方820亩。有:高庄移民村占奇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360亩,谭营村方宝田粮食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代营村果田农社示范方100亩,贺新庄村红豪家庭农场示范方160亩(含社旗县华强家庭农场60亩)。贾楼村思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谭营村恒康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
大冯营镇5个方660亩。有:张腰庄村博宇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草湖村大军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50亩,张腰庄村荣保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含高庄自然村50亩),吕营村信禾家庭农场示范方160亩(含何庵自然村孟群家庭农场、杨庄自然村杨杰家庭农场),张庄村花石桥丙新家庭农场示范方150亩(含向阳花合作社50亩)。
晋庄镇6个方730亩。有:崔官庄村晋丰家庭农场示范方120亩,晋庄村家志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后曹村群彦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方100亩,小河陈村俊亭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含何营村文奇家庭农场),后曹村兴聚家庭农场示范方150亩(含陈建龙村永生家庭农场50亩),前曹村长安种植合作社示范方160亩(含昶丰家庭农场、新丰花生专业合作社)。
李店镇8个方800亩。有:北杨庄詹冬玉和贾桥村姚志全示范方100亩,王厂村党兴长和李店村秦晓峰示范方100亩,白岗村王英群和西杨庄惠永勤示范方100亩,贾桥村常余和李店村牛金山示范方100亩,青台村周玉东和朱庄村赵红克示范方100亩,古渡孙村张贾甫和李店村刘相领示范方100亩,薛庄村薛银安和常庄村郝庆林示范方100亩,狮子庄村和下郭村胡杰亭示范方100亩。
桥头镇8个方940亩。有何营村丰旺种植合作社示范方200亩,泥何村喜丰收玉米合作社示范方100亩,马蹬村淅华家庭农场和国占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吴氏营村丰庆粮食合作社和明章雅合作社示范方110亩,王坊村书旺家庭农场和王坊村社鹰家庭农场示范方100亩,陶庄村陶庄粮食合作社和史庄尚清园林家庭农场示范方130亩,王蛮村同源家庭农场和泥河村金刚农机合作社示范方100亩,社旗县江纯专业合作社100亩。
县农场5个示范方500亩,分别为农场一 、二、三连。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良种繁育与推广
花生百亩方繁育远杂9102、远杂6号共计5500亩,合计原种5500亩,可繁育生产优质花生良种180万公斤以上。推广远杂9307、豫花22、豫花23、驻花2号等合计面积10000亩,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100%。
(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1、示范推广新优良种,花生项目区选用良种远杂9102、远杂6号、远杂9307、宛花2号、豫花22、豫花23、开农8598等,良种覆盖率达100%。
2、适时早播。春花生在推广机械起垅、地膜覆盖的前提下,播期提早到4月上、中旬。
3、合理密植。花生种植密度增加到每亩1.2—1.5万穴(1.8-2.2万株)。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搞好土壤养分监测化验的基础上,根据花生需肥特点,结合地力条件、产量指标及历年施肥经验,科学计算土壤施肥数量。一般亩产花生400—500公斤,亩投入纯N8—9公斤,速效磷6—7公斤,速效钾7—8公斤,并注意配施硫、钙、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生长期结合防病治虫喷施全营养多功能有机液肥等,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5、推广应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搞好病虫监测预报的前提下,参考防治指标,抓住有利防治时机,适时开展防治。杀菌剂选用广谱、高效、低毒型的戊唑醇、绿亨6号、杀菌狂等;杀虫剂选用高效拌种剂、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等,做到科学用药,合理复配,力争事半功倍和一功多效,达到治早、治小、治了的效果,确保作物健壮生长和增产增收。
(三)技术推广模式及方法
在项目区技术推广模式上,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宣传。在油料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备播期、播种期、田间管理关键期进行三次大型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活动。一是聘请省农业厅、农科院及市农业专家为项目实施技术顾问,经常邀请来我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组织农业专家编印花生、大豆、芝麻、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资料。三是组织专家团根据农时季节深入乡村宣传推广增产技术,搞好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四是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开通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科技赶大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油料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计划在项目区印发技术明白纸2万份,技术手册1万册,培训科技人员1万人次,达到村村有明白人,户户有明白纸。科学技术普及率达到100%,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提高10个百分点。
四、资金概算
项目总投资631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如下方面:
- 种子用款补贴549万元。具体内容如下:
1、原种田面积5500亩,每亩需良种20公斤,种子每公斤单价19元,每亩补380元,计补209万元;
2、良种田面积10000亩,每亩需种20公斤,每公斤种子17元,每亩补340元,计补340万元。
(二)肥料补贴31万元,用于重点种子繁育田。
(三)项目示范方农药补贴每亩均为20元,总面积15500亩,共计补贴31万元。
(四)项目技术推广服务费用共计24万元。用途如下:
1、土壤样品采集化验300个土样,每个补贴100元,共计补贴3万元。
2、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2点,占地20亩,各展示10个品种,需经费3万元。
3、配方施肥及超高产攻关试验共10点,每点需经费3000元,共需经费3万元。
4、技术培训500人次,每人次费用150元,需费用7.5万元。
5、技术资料手册2000册。每册5元,需费用1万元。
6、千、百亩示范方标牌10个,每个500元,需费用0.5万元。
8、巡回技术指导、车辆费用2万元。
五、组织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专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农业局、财政局、审计局、农技中心以及项目所涉及乡(镇)的领导。统一指挥、协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同时成立项目技术组,具体负责新品种、新技术引试、宣传、培训工作。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具体负责项目规划与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查验收、项目总结等。
项目承担单位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工作下设五个分支机构。
1、专家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指导培训方案、技术指导的培训等项工作。
2、财务组。主要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同时会同县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进行项目资金的预算、决算和监督审计。
3、检测组。主要负责项目分析检测工作。
4、配肥组。全面落实配方肥供应等工作。
5、后勤组。具体负责项目规划、制度建立检查、科技培训、档案管理等协调服务工作。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先自验;而后邀请省市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项目区所在乡(镇)要成立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种植类项目领导小组,按照县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要求负责该乡(镇)的项目实施工作;编制该乡镇项目实施方案,组织该乡(镇)村民委员会,严格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落实项目种植面积,对种植区域、涉及农户、各农户面积、发放物资数量做好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搞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项目乡(镇)各村村民委员会负责按要求填报基本情况统计表,负责将食用植物油高产栽培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
(二)实行合同管理
县政府与项目涉及的乡(镇)分别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示范区域、配方肥施用面积、宣传发动以及奖惩方法等。县、乡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以示范推广任务、组织农民培训、发放油料高产栽培技术资料、统计填报基本情况等为内容的合同。
社旗县农业局在国家和省、市有关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实施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种植类项目,包括采集分析土壤样品、开展田间试验、调查种植技术情况、制定油料作物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宣传培训等工作。
(三)加强监督检查和经验交流制度
项目乡(镇)每月向县项目建设办公室报一次工作进度。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每月汇总情况,向省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工作进度。县农业和财政部门加强对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种植类项目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不断探索新机制,发现新典型,总结好经验。
(四)建立验收制度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县农业和财政部门按照上级河南省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项目验收标准和绩效评分办法进行初检,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项目年度验收和效果评价。
(五)严格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设立项目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实行报帐制,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购置一律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严禁截留、挪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和验收。
六、项目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花生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3个千亩示范方共计3700亩,平均亩产(果)达到450公斤,与项目实施前平均亩产265.25公斤相比,亩增产184.75公斤,总增产68.36万公斤;88个百亩高产公关方11800亩,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亩增产234.75公斤,总增产277.01万公斤。千、百亩示范区总计增产345.37万公斤,加之在项目区带动下,全县其它18.5万亩花生经技术幅射带动比项目前平均亩增产134.75公斤计算,共计增产2223.375万公斤,花生项目总计增产2568.75万公斤,以现行市场价每公斤6.5元计算,总增经济效益1.67亿元。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科技培训可以加强和改善全县科技队伍,增强科技力量,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可逐渐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科学种植水平,并为今后的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
通过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及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又实现了食用植物油作物的优质高产,既改善了土壤养分结构,又提高了耕地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生态小气候,保护了生态环境,减轻了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2015年2月3日
社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3日印发
(共印25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